聯(lián)系我們

東莞市精能機械科技有限公司
聯(lián)系人:潘仲明
手機:
電話(Tel):0769-85918355
傳真:0769-85918355
網(wǎng)址:www.jingnengpai.com
地址:廣東省東莞市厚街鎮(zhèn)環(huán)莞快速路346號
制鞋設備之制鞋工藝的重點
1、制鞋過程中膠粘不良的原因
⑴、干燥溫度太低或太高,應保持55℃—65℃。
⑵、干燥時間不夠就粘貼,一般為5-8分鐘。
⑶、上膠后受風吹。
⑷、上膠后受潮導致表面白霧狀。
⑸、粘劑質(zhì)量不好。
⑹、上膠量不足。
2、縫制鞋
縫制鞋分透縫(有內(nèi)底)、壓條(無內(nèi)底)、縫條(機縫和手工縫)。
3、模壓鞋
⑴、鞋幫與內(nèi)底在鞋楦上繃幫定型,然后轉(zhuǎn)換于金屬楦,再置于配有膠料的底模穴內(nèi),經(jīng)模壓機高溫硫化而成。
⑵、鞋幫與中底(帆布類)用縫紉機縫合,然后直接套上金屬楦,再置于配有膠料的底模穴內(nèi),經(jīng)模壓機高溫硫化而成。
4、注射鞋
使用注壓工藝,適用于旅游鞋。其制底工藝與模壓工藝大致相仿。
5、硫化鞋
其幫面與中底的結(jié)合,與套幫模壓相仿,用縫紉機縫合,不繃幫而直接套上鋁楦。
6、鞋跟的分類
男皮鞋 平跟20mm 以下,半高跟25-35mm,高跟40mm以上。
女皮鞋 平跟25mm以下,半高跟30-35mm,高跟55-70mm,全高跟70mm以上。
鞋跟的工藝:卷跟(梟掌)、壓跟(壓掌)、坡跟。
男鞋25 1/2號,相當于59mm,女鞋23 1/2號相當于55mm。
7、什么是“固特異結(jié)構(gòu)(goodyear)”?
固特異結(jié)構(gòu)(goodyear)是鞋品的獨特設計,在鞋面設計上,主要是把內(nèi)沿條與外沿條以雙重車縫的方式,將鞋面與鞋底牢固夾結(jié)成一體,能承受任何撞擊和扭折,其吸汗中底,透氣鞋墊,超軟海綿流通口,鞋底內(nèi)襯等,令人穿著平穩(wěn)舒適。
8、不同運動鞋的要求
⑴、足球鞋:防水、鞋前頭和鞋跟處要硬,帶有耐磨的凸起物。
⑵、網(wǎng)球鞋:透氣性柔韌性好,鞋跟適中。
⑶、跑步鞋:鞋底彎曲度適中,重量輕。
⑷、籃、排鞋:透氣性好,平跟、防震系統(tǒng)尤其重要。
⑸、保齡球鞋:透氣性好,平跟,鞋前半部分有防震系統(tǒng),鞋的前端有結(jié)實的保護層。
9、鞋楦有“四點平”和“三點一線”。
“四點”是指踵心里點,踵心外點,跖趾點,第五跖趾點。人體在站立時,這四點均勻為著地重點,只有這四點處在同一平面上,人體站立才足夠平穩(wěn)。
“三點一線”是指楦前端點,楦底后端點,統(tǒng)口后端點在同一直線。
10、皮革的安全標準
皮革的安全標準是:
抗張強度6.4n/mm2
撕裂強度18n/mm
11、楦頭頭部基本形狀
楦頭部基本形狀一般有:
⑴、圓頭:厚而帶圓形
⑵、小圓頭:稍帶圓形,經(jīng)圓頭略小竺,雙稱中圓頭。
⑶、尖頭:細尖的頭形。
⑷、大方頭:方形楦頭,楦面有有楞和無楞兩種款式。
⑸、小方頭:方角、頭形較小,楦面有有楞、無楞兩種款式。
⑹、歪頭:頭形向外傾斜。
⑺、偏頭:楦頭端點較平,有方形和圓形之分。
⑻、圓楞形:頭形圓且高,楦頭部前端向前沖。
計注意事項;慢跑鞋的設計與腳后跟的保護等幾個方面。
12、楦頭的線條處理:
⑴、方頭:頭式的特點是方和直,因此在距離鞋楦前端較近的地方,部件輪廓線條應該直一些好。比如:鞋幫式樣的包頭線,口門輪廓線條以及前幫蓋輪廓線,一般采用較直的線條處理化較理想。
⑵、圓頭:這種鞋楦頭式的外形是圓弧狀,設計時要求前幫部件的輪廓線應該以圓弧線條為基礎。對于較寬大的圓弧頭式,它的跖趾部位,楦面是比較平坦的,所以這個部位附近的部件輪廓線,可以采用較直的線條,這樣看起來就會有一種豐滿的美感。
⑶、尖頭:這種楦頭式的外形圓、直都有。前幫部件的輪廓線,縱向要求直一些,橫向要求圓一些,盡可能使線條突出“尖”的特征。
⑷、扁頭:這種楦頭的頭式因扁薄而得名。這種楦頭前幫部件的輪廓線條從外觀上看以直、方一些為好。
⑸、圓楞頭:這種鞋楦的頭式高而且圓,要處理鞋幫部件輪廓時,應該多用圓弧線條搭配。
13、鞋幫各部件的比例應按腳形規(guī)律設計,應遵守以下技術要求,按腳型規(guī)律確定各部件的比例。
鞋幫
后幫太高,會使腳跟卡痛;太低又會卡不住腳跟;前幫太長,對腳腕彎曲時卡痛;后邊幫太高,會卡痛踝骨(低幫式樣)??陂T大小不僅穿著困難,出楦時口門容易碎裂;鞋面外包頭過長,會擠痛腳趾;前后幫相接位置如不按腳型規(guī)律設計,行走時會發(fā)生幫面斷線和皮面裂縫等質(zhì)量問題。
14、線條與肥瘦感
對于較瘦型號的鞋:鞋幫部件應該安排得少一些好看。而且線條盡可能處理得彎一些,這樣會給人以豐滿的感受;
對于較肥型號的鞋:與瘦型鞋恰恰相反,它要求鞋幫部件安排得盡可能多一些,部件輪廓線條應該直一些好,并且讓部件安排得靠后一些,使人產(chǎn)生瘦條的感覺。
15、低幫鞋設計剪裁通則:
⑴、后幫上口和后踵的高度取決于踝骨位置,及鞋要穿牢固不脫腳的基本要求。
⑵、鞋耳上端不可過高,以免影響踝骨關節(jié)的活動。
⑶、前幫正面的長度,不可太長,以免腳不易穿入。但也不能過低,否則行走時所產(chǎn)生的跖趾圍彎折線,會破壞腳的正面外觀。
⑷、外包頭的度不可過長,以防止觸磨到腳背。
此外,鞋的某些比例,尤其是前幫會做一些變化。比如說,無包頭的內(nèi)耳式鞋的前幫正面長度要比有包頭的約短5mm;低價鞋的前幫長度要比高價鞋短,因為用料較省。
16、短靴設計剪裁通則:
短靴應注意腳部和小腳的關系。鞋筒和腳部應或直角,但隨著后跟高度的增加,角度會有所改變。后跟增高,頂點隨著前傾、與直線對稱,高靴設計剪裁通則。
17、高靴應注意兩個重點:
高靴的鞋筒前沿線的后傾度和靴筒在踝骨線的寬度。
⑴、靴筒前沿線的傾度與跟高成正方。若高靴的后跟是低跟,靴筒前沿線可以與直角坐標的橫坐標線成直角;若高靴的跟是高跟,靴筒前沿線需向后傾為好。
⑵、沒有拉鏈的高靴,靴筒在踝骨線的位置應該化裝拉鏈或系帶的高靴寬。靴筒的通過線和長度至少要和鞋子楦的兜跟圍長相同。
18、鞋檀肥度設計應注意的五個問題:
1.必須注意弧度?;《仍黾?肥度反而變小。
2.必須注意后跟高度。高度增高,肥度反而變小。
3.必須注意長度。長度增加,肥度也較小。
4.必須注意足部肌肉的松緊。肌肉緊,肥度就增加;肌肉松,肥度就變小。
5.必須注意設計因素,設計健康性、機能性鞋,肥度會變大。
19、鞋楦肥度測量必須注意的五個問題:
1.檢查楦背線是否正確。
2.檢查著地線的長度是否正確。
3.檢查內(nèi)、外肥度比例是否正確。
4.跟高有變動,股度測量的基本點也會移動。
5.從楦底著地線外側(cè)向上繞楦表的數(shù)據(jù)。
20、慢跑鞋的設計與腳后跟的保護
很多人都知道慢跑時第跨出一步就會給腳下帶來相當于三倍體重的撞擊,這些力量大部分會集中在腳后跟,所以經(jīng)常的人容易背痛是因為腳跟沖擊力過大所引起的。最近市面上開始出現(xiàn)一種有效減輕腳后跟壓力的慢跑鞋,是專為那種每周跑步二、三次的運動人士設計的。這些人跑步的目的是休閑和流汗,要求的是絕對的舒適感,所以廠商特別在腳后跟使用了五個氣墊,讓腳跟能得到完善的照顧,跑起來更輕松自在。
一般慢跑鞋在設計的時候越輕越好,部很容易忽略腳后跟的避震性,對于專業(yè)運動員來說,這種為了要求速度所設計的跑鞋當然很實用,所以不需要特別強調(diào)緩沖性,但是對于非專業(yè)運動員來說,運動是為了健康,不是競賽,這對候找一雙跑起來舒服又能照顧雙腳的跑鞋才是最重要的。